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中医乳腺外科
1、乳腺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2、微创技术及微小美容切口治疗乳腺和甲状腺良性肿瘤; 3、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 4、乳腺癌手术后乳房重建和整复; 5、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根治性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6、哺乳期乳腺炎及脓肿的微创治疗; 7、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
李喆,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乳癌多学科诊疗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副教授;国家核心期刊《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协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官。 教育及工作经历: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硕、博连读,2003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5月至2008年2月任上海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军医、讲师;2008年2月从军队转业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任甲乳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16年晋升主任医师,2017年7月作为乳腺及甲状腺外科的学科带头人引进到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任腺体外科主任。 医疗特色:长期从事乳腺及甲状腺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大中型复杂手术,尤其擅长乳腺癌改良、标准、扩大和保乳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及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微创技术及微小美容切口治疗乳腺和甲状腺良性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术区的外观和功能。每年主刀实施甲乳外科疾病手术350余例,效果好,并发症低;通过制定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使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显著降低,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科研方向:①肿瘤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及临床应用;②乳腺癌复发转移机制;③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及逆转方法;④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41篇,SCI收录5篇;参编专著3部;主持及参与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获得荣誉:1997年至2008年期间荣获“第二军医大学李瑞麟医学教育奖”及“第二军医大学-金润奖励基金”;第二军医大学和长海医院个人嘉奖多次,第二军医大学个人三等功1次。2009年入选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2012年获“十院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奖;2015年执行国家卫计委委派上海市与云南省临沧市对口支援公务,援滇工作半年,任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十院2015年“对外支援特别奖”。
1、乳腺及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2、微创技术及微小美容切口治疗乳腺和甲状腺良性肿瘤; 3、乳腺癌及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 4、乳腺癌手术后乳房重建和整复; 5、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根治性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6、哺乳期乳腺炎及脓肿的微创治疗; 7、重度乳腺增生症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
展开 收起李喆,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乳癌多学科诊疗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副教授;国家核心期刊《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协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官。 教育及工作经历: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硕、博连读,2003年获外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5月至2008年2月任上海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军医、讲师;2008年2月从军队转业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任甲乳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16年晋升主任医师,2017年7月作为乳腺及甲状腺外科的学科带头人引进到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任腺体外科主任。 医疗特色:长期从事乳腺及甲状腺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大中型复杂手术,尤其擅长乳腺癌改良、标准、扩大和保乳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及保留颈丛神经的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采用微创技术及微小美容切口治疗乳腺和甲状腺良性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术区的外观和功能。每年主刀实施甲乳外科疾病手术350余例,效果好,并发症低;通过制定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使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显著降低,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科研方向:①肿瘤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及临床应用;②乳腺癌复发转移机制;③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及逆转方法;④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41篇,SCI收录5篇;参编专著3部;主持及参与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获得荣誉:1997年至2008年期间荣获“第二军医大学李瑞麟医学教育奖”及“第二军医大学-金润奖励基金”;第二军医大学和长海医院个人嘉奖多次,第二军医大学个人三等功1次。2009年入选第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2012年获“十院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奖;2015年执行国家卫计委委派上海市与云南省临沧市对口支援公务,援滇工作半年,任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十院2015年“对外支援特别奖”。
展开 收起